您的位置:产业 >

加快人形机器人从舞台走向工厂

2025-04-25 11:07:44 来源:中国经济网阅读量:17227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群身穿小花袄的人形机器人扭起秧歌,惊艳了众人。日前,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京举办,吸引了众多目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人形机器人“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的背后是动态平衡、地面感知、控制系统、续航能力等全方位比拼。人形机器人加快从“舞台上动起来”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整个产业乃至中国制造业都将迎来更可期许的未来。

人形机器人是我国明确的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业界认为,人形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我国是发展人形机器人的重要力量。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超82亿元,占全球市场约50%。

人形机器人从舞台走向工厂,是技术价值与产业需求共振的必然选择。舞台展示虽能彰显科技魅力,但商业价值有限,而工厂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阵地,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规模化应用的真实场景和技术迭代的刚需土壤。工业生产中,也需要像人形机器人这样具备环境适应性、任务灵活性的智能载体,来解决高危环境作业替代、人力成本上升、柔性生产需求等现实问题。从产业升级看,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现代化、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意味着更大的舞台,也将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与产业格局。

从舞台到工厂,前提在于突破一系列核心技术。在舞台表演中,人形机器人只需完成特定动作,而工厂环境要求其在动态不确定场景中持续作业,这需要在高精度运动控制、多模态感知、多机协同、能源管理、软硬件一体化等技术上实现更多提升。比如,过去,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较差。现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让人形机器人具备了强大的自我调节和学习能力。再如,新型材料在人形机器人关节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其灵活性和运动性能。

从舞台到工厂,关键在于成本下降。工业领域对成本的敏感度远高于舞台场景,高昂成本是人形机器人工业化的最大障碍之一。早期研发制造一台人形机器人的成本高达数十万甚至百万美元,这样的价格令绝大多数工厂望而却步。随着技术升级与产业链协同,规模化效应显现,人形机器人的购置和运营成本大幅下降,为其进入工厂打开了经济可行性的大门。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其成本有望进一步下探,最终从昂贵工具变成普惠生产力。

我国具备发展人形机器人的多重优势。我国是全球为数不多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成品的国家之一,已占据先发优势。机器人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强,部分企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是全球机器人生产和消费大国。尽管前行道路上仍存在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应用拓展深度广度不够等问题,但随着技术持续创新和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效化、柔性化加速迈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打造出一张新的中国制造名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相关推荐
崂山区科创委联合沙子口街道、大石社区启动农民水彩画展

崂山区科创委联合沙子口街道、大石社区启动农民水彩画展

9月6日上午,在崂山区政府西塔楼一楼大厅,崂山区科创委联合沙子口街道、大石社区启动了为期5天的大石村农民水彩画展。本次画

2021-09-08 12:23
“95后”女孩5米高空开“天车”

“95后”女孩5米高空开“天车”

在5米高空作业,将数吨重的火车车轮或者小到几十斤的ldquo;铁疙瘩rdquo;安全装卸到位,可能谁也不会把这一切和一个

2021-09-03 11:10
做孩子心中的光

做孩子心中的光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规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那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顺应孩子的成长

2021-08-30 18:50
独家冠名2021第五届中国家居品牌大会国美打扮家有何独特之处?

独家冠名2021第五届中国家居品牌大会国美打扮家有何独特之处?

2021年7月19日,备受关注的2021第五届中国家居品牌大会在广州启幕,现场发布2020-2021中国家居十大优选品牌

2021-07-26 01:28
精彩推荐
头条关注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