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千多年前,《诗经·秦风·蒹葭》以水泽芦苇的意象,勾勒出东方文明中诗意栖居的原初想象。而今,在这首古老诗篇的吟唱之地甘肃省陇南市礼县,西汉水畔的蒹葭依旧苍苍,正以生态治理的现代语境,重新书写着人与自然共生的“风雅颂”。
盛夏的礼县生态湿地公园,树荫下的花朵随风轻晃,叶片上的露珠坠入清澈的水面,倒影里的云彩与诗中意境悄然重叠。这里曾是一片荒地,如今77亩人工湿地如一方巨砚,4.5万平方米水生植物化作墨锭,将城区尾水净化至地表水Ⅳ类标准后汇入西汉水。居民杨女士蹲下身划过水面,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清凉的水流,更是一座城市生态治理的初心——这座全市首个尾水提升项目,正用生态工程复刻《诗经》里的诗意水泽。
既要水清冽,更要山葱茏。金山金矿区的边坡上,作业区绿意点缀,不见尘土漫天,但闻机器轻鸣,这里资源综合利用率达77.76%的环保生产线正在运转。“‘斧斤以时入山林’,老祖宗的智慧就是最早的环保理念。”安全环保总监林传远指着复绿的矿坑,那里已形成“开采—修复—绿化”的闭环。当工业机械与自然植被在此共生,《诗经》中“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的图景,正以现代绿色矿山的形态重新诠释。
在西汉水沿岸的雷坝镇山野间,3.6万亩油橄榄林如绿色波浪起伏。“以前这山梁光长石头,现在每棵树都是‘绿金子’。”坪头村合作社负责人陈彦军抚摸着油亮的叶片,身后两千亩荒山已被规划成“生态经济带”。油橄榄既固住水土流失的黄土,又结出致富的“金果”。
暮色中的西汉水生态廊道,蒹葭丛在河岸铺展成绿色诗行。当无人机升空,整条廊道化作大地艺术:西汉水是流动的墨线,蒹葭是天然的平仄,往来的民众则成了行走在现代“风雅颂”里的活字——昔日荒滩已蜕变为会“呼吸”的文化长廊,让《诗经》的浪漫意境在生态治理中获得新生。
从湿地蒹葭的摇曳到矿山绿意的重生,从橄榄林的沙沙低语到长廊诗韵的流淌,礼县以西汉水为轴,将生态治理绘成一卷流动画卷。正如蒹葭年年苍苍,西汉水岁岁东流,礼县的生态长卷,正以绿水青山为墨,在时代的宣纸上,续写着属于中国县域的现代“风雅”。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9月6日上午,在崂山区政府西塔楼一楼大厅,崂山区科创委联合沙子口街道、大石社区启动了为期5天的大石村农民水彩画展。本次画
2021-09-08 12:23在5米高空作业,将数吨重的火车车轮或者小到几十斤的ldquo;铁疙瘩rdquo;安全装卸到位,可能谁也不会把这一切和一个
2021-09-03 11:10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规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那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顺应孩子的成长
2021-08-30 18:502021年7月19日,备受关注的2021第五届中国家居品牌大会在广州启幕,现场发布2020-2021中国家居十大优选品牌
2021-07-26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