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信托产品逾期兑付情况发生后,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的积极性如何?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梳理发现,2023年第三季度,共有18家上市公司认购信托理财产品,环比下降30.77%;购买信托产品达39款,认购次数达到47次,环比下降36.49%。期内认购金额总计18.41亿元,环比下降55.68%。
对此,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主要是用闲置资金,对安全性和流动性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信托投资领域的占比并不高。随着信托行业转型逐渐深入,非标信托产品被压降,信托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的优势在减弱,上市公司认购信托理财产品的兴趣大概率逐渐减弱。
“当前来看,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的意愿趋弱。”普益标准研究员何雨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托行业风险仍在出清过程中,基于收益角度考量,上市公司可能将资金投向其他领域。在此背景下,相关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的意愿进一步走低。”
喻智表示,目前上市公司的信托理财风险主要集中在存量非标产品方面,房地产、工商企业领域的信用风险是主要风险。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当前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的趋势由投向地产转向证券、债券等标准化资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信托的深度和规模有所控制。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分季度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认购信托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分别为33家、26家、18家;涉及认购总金额分别为38.96亿元、41.54亿元、18.41亿元。
对于仍处在风险出清过程中的信托行业,应如何恢复市场信心?
何雨芮表示,首先,信托公司应对高风险行业的资产配置持审慎态度。其次,强化多元资产配置能力,分散风险,避免过度依赖某一行业。第三,信托公司应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不断增强广大投资人的信心。
田利辉认为,当前阶段,信托公司可以从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风险管理、提升投资研究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监管合规、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着手,发挥特色优势、开展有效创新等举措来重振市场信心,提高行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促进信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长远来看,随着市场对于信托理财业务的深度认识和规范管理,信托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的趋势或许会逐步乐观起来。”田利辉表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9月6日上午,在崂山区政府西塔楼一楼大厅,崂山区科创委联合沙子口街道、大石社区启动了为期5天的大石村农民水彩画展。本次画
2021-09-08 12:23在5米高空作业,将数吨重的火车车轮或者小到几十斤的ldquo;铁疙瘩rdquo;安全装卸到位,可能谁也不会把这一切和一个
2021-09-03 11:10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规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那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顺应孩子的成长
2021-08-30 18:502021年7月19日,备受关注的2021第五届中国家居品牌大会在广州启幕,现场发布2020-2021中国家居十大优选品牌
2021-07-26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