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中美科学家利用高精度CT扫描技术联合对一件新发现的始祖鸟标本——芝加哥始祖鸟标本展开研究,首次揭示始祖鸟的骨骼、软组织和羽毛等细节,为恐龙向鸟类演化提供关键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始祖鸟堪称化石界的超级明星,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它一直是研究生物演化的重要证据。过去160多年里,科学家们对这种古老鸟类充满好奇,但由于化石保存情况和技术条件限制,许多秘密一直未被揭开。
2022年,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名为芝加哥始祖鸟的化石,这是世界上第14件始祖鸟标本,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小始祖鸟标本,大小与鸽子相当。“这件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骨骼立体,还罕见地保留了皮肤、脚垫和羽毛等软组织,为研究始祖鸟的形态信息和生态适应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证据,堪称始祖鸟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标本。”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胡晗说。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这件标本的头骨几乎完整,尤其是腭区结构保存完好。
研究发现,始祖鸟的头骨形态介于伤齿龙类和其他白垩纪鸟类之间,这代表着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头骨逐渐变得更轻便灵活的关键阶段。这一发现不仅帮助理解始祖鸟的特征,还为未来研究化石鸟类的头骨功能奠定了基础。
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多处软组织痕迹,尤其是芝加哥始祖鸟足部的趾垫形态与现代地栖鸟类相似,表明始祖鸟可能具备良好的地面行走能力,其生活方式比之前认为的更加多样。
值得关注的是,芝加哥始祖鸟标本是首次发现三级飞羽的始祖鸟标本。这些羽毛位于翅膀和身体之间,附着在肱骨和尺骨上。研究认为,三级飞羽可能在飞行中帮助维持连续的空气动力学平面,从而提高飞行效率。“这种结构在非鸟恐龙中从未出现,表明它可能是为了适应主动飞行而演化出的新特征。”胡晗说。
对此,《自然》杂志评审专家认为,这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始祖鸟标本,尤其是头骨部分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9月6日上午,在崂山区政府西塔楼一楼大厅,崂山区科创委联合沙子口街道、大石社区启动了为期5天的大石村农民水彩画展。本次画
2021-09-08 12:23在5米高空作业,将数吨重的火车车轮或者小到几十斤的ldquo;铁疙瘩rdquo;安全装卸到位,可能谁也不会把这一切和一个
2021-09-03 11:10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规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那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顺应孩子的成长
2021-08-30 18:502021年7月19日,备受关注的2021第五届中国家居品牌大会在广州启幕,现场发布2020-2021中国家居十大优选品牌
2021-07-26 01:28